赵金保教授课题组

研究前沿

揭示锂电极电位在锂金属负极可逆性方面的影响

由于Li的强还原能力,Li/有机电解液界面的热力学不稳定性,Li的电极电位远离有机电解液的电化学窗口,导致电解液的还原分解和低的库仑效率。在某些情况下,还原产物沉积在锂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理想的SEI被认为能够导锂离子而且是电子绝缘层。SEI通常被认为是影响CE的主要因素,其能够抑制电解液分解,提高库仑效率。

为了使SEI的效果最大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设计了多种电解液。首先,有机碳酸酯(例如碳酸丙烯(PC)和碳酸乙烯(EC))被用作溶剂来形成SEI,但得到的库伦效率(<90%)远远低于要求(>99.9%)。其次,开发了醚基电解液(例如四氢呋喃(THF)1,2-二甲氧基乙烷(DME)),它们表现出较高的还原稳定性,减少了它们的电位窗口和Li电位之间的差距,导致较高的库仑效率。最先进的电解液设计更多地关注SEI的稳定性,例如高浓度电解液、局部高浓度电解液和弱溶剂化电解液,它们通常采用LiFSI盐,通过LiFSI的优先还原分解形成富含LiF的无机SEI,从而获得高的电化学/机械稳定性和≥99%的高库仑效率。然而,即使存在富含LiFSEI,库伦效率(90-99%)也有相当大的变化,仅凭SEI形貌和化学组成不能解释库仑效率的不一致性,说明还取决于体相电解液。因此,需要探索可能影响库仑效率的其他关键因素。

本研究中,作者提出了电极电位能够影响锂金属负极的可逆性。锂金属的热力学电极电位(ELi)对锂电镀/剥离的库仑效率有很大影响,具有高ELi的电解液削弱了Li金属的还原能力,使电解液的还原分解最小化,从而导致高库仑效率。ELi与电解液中Li+(μLi+)的化学势直接相关。因此,可以通过调节μLi+来控制反映锂还原能力的ELi。如果提高ELi,以减小锂金属距离电解液还原电位窗口的间隙,就可以减少电解液分解,这将大大提高Li负极的库仑效率。

文章链接:10.1038/s41560-022-01144-0

(戴朋朋)


Free counters!

  • Copyright ©化学电源与储能材料实验室 版权所有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思明校区:厦门大学化学楼438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翔安校区: 能源材料大楼5号楼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
    电话:0592-2186935  0592-2186930
    E-mail:jbzhao@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