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保教授课题组

实验室动态

  • 2023-03-27课题组在层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课题组成功实现了层状钠电正极材料NaNi1/3Fe1/3Mn1/3O2等材料的批量制备。采用包覆、掺杂等手段调控正极材料的性能,融合课题组的先进电池技术,力争快速实现高电压、高比能量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团队同时结合原位Raman、原位XRD等技术,探究材料的空气稳定性、结构相变机制及电极电解液界面反应机理。图1 颗粒的SEM图图2 粒度分布 d(0.5): 7.26 μm图3 XRD图谱图4 首圈充放电曲线图5 长循环性能

  • 2023-02-272023级课题组招生信息

    课题组现在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教师为赵金保教授(博导)、张鹏教授(博导)、杨阳副教授(博导),每年度分别从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化工系及能源学院招收研究生。具体情况如下:课题组培养制度严格,科研条件优良,学术氛围浓厚,欢迎将来有志从事于国家急需的化学储能科技工作和产业的优秀学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才俊报考!欢迎邮件咨询:曾静老师 zengjing@xmu.edu.cn

  • 2025-03-25祝贺陈明慧和陈冠红研究成果在Angew上发表

    近日,课题组硕士研究生陈明慧与陈冠红在抗冻水凝胶电解质设计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 “SiO2 Nanoparticles-Induced Anti-Freezing Hydrogel Electrolyte Enables Zn-I2 Batteries with Complete and Reversible Four-Electron-Transfer Mechanisms at Low Temperatures”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水系锌碘电池(Zn-I2)凭借高安全性、资源丰富和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大规模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

  • 2025-01-15热烈祝贺李佳霖同学荣获福建省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示了2023年福建省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审结果。课题组2023届硕士毕业生李佳霖同学的学位论文从参选论文中脱颖而出,荣获福建省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其论文题目为《高电压锂金属电池用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衷心祝贺李佳霖同学,并希望课题组的同学们以此为标杆,汲取榜样的力量,在学术研究中稳步向前。转自福建省教育厅:https://jyt.fujian.gov.cn/xxgk/gggs/202412/t20241231_6600762.htm

  • 2024-12-23热烈祝贺杨慧雅、庄奕超、和家庆同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2024年12月6日下午,杨慧雅、庄奕超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同安二201外间进行,杨慧雅同学的答辩题目为《镍锰基三元层状正极材料性能调控与机理研究》,庄奕超同学的答辩题目为《镁金属电池负极/电解质界面的设计与电化学过程研究》。   论文答辩现场此次答辩会邀请厦门大学黄令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由集美大学吴启辉教授、厦门稀土所陈燕鑫研究员、厦门大学张鹏教授、厦门大学魏湫龙副教授担任...

  • 2024-11-09单原子催化剂诱导的双功能电催化溴氧化还原反应,实现高性能锌溴电池

    由于水系可充电电池成本低廉、制造简便以及操作安全性高的特性,已经逐步成为电网规模电化学储能中极具潜力的系统。锌电池凭借锌负极具备高理论容量和丰富资源等内在优势,成为颇具前景的候选对象。尽管为提升锌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已经付诸了大量努力,然而其实际应用依然受困于缺少电化学性能优越且成本低廉的兼容型正极材料。溴正极凭借溴(Br2)的氧化还原反应,其理论输出电压高达 1.087 V(相对标准氢电位,SHE),理论容量...

  • 2024-11-09重构溶剂化结构,锌金属电池实现-50~+100 ℃超宽温应用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具有本质的安全和低成本的特征,而来得到了国内外研究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水系电解液本征稳定的温度区间较窄,使得水系离子电池的实用化进程仍存在重要挑战。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Zn2+具有严重的溶剂化效应,而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去溶剂化不彻底,将导致电极/电解质界面严重的析气、腐蚀和枝晶的产生。此外,在极端低温环境下溶剂化结构普遍具有更高的去溶剂化能垒,而在极端高温环境下,将严重...

  • 2024-11-08热烈祝贺张明浩、吴启龙同学在2024年度博士学术论坛荣获优秀报告一等奖与优秀墙报...

           2024年10月26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思明校区化学报告厅举办第七届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该论坛旨在促进校际和院系的交叉交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论坛设有口头报告与墙报展示两个环节,在会议过程中,博士生们展示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与优异的学术风采,并且参会博士生们也对各自的实验进展与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其中,Zhaolab课题组博士生张明浩与博士生吴启龙分别获得优秀报告一等奖与优秀墙报奖。论坛现场...

  • 2024-11-02原位建立锌离子电池中具有自我更新功能的固态转凝胶态电解质界面

    水系锌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高理论容量以及高资源丰度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锌离子缓慢及不均匀沉积、产气等问题,这是由于其热力学限制,在充放电过程中锌表面难以形成SEI膜,导致可逆性较差。因此探究如何稳定电极表面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具有高机械性能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转凝胶态电解质层,并就其可自更新的机制进行了讨论:用含有碳酸氢钾的海藻酸钠凝胶涂覆在锌箔上,在前几次循环中会在原位形...

  • 2024-11-02基于天然海水电解液的可充电氯离子电池:稳定循环40000圈

     以Cl−为电荷载体的可充电氯离子水系电池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储能技术,特别是使用天然海水作为电解液时,电池在成本效益、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较少电极材料能够实现高效并且可逆的氯离子存储,这从根本上阻碍了氯离子电池的应用。       作者使用NiCl2 Lewis盐作为刻蚀剂,通过熔盐屏蔽的方法成功将Cl原子引入Ti3C2Clx MXene材料,并且证明了具有Cl表面末端的Ti3C2Clx MXene能够在水溶液中可逆地存...

  • 2024-10-19论锂金属电池中锂合金化反应的相依赖性

    合金化反应的特点是合金相的互换,其生成物又分为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两种类型。合金相能够引导锂化/脱锂过程。例如,之前的工作发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锂化过程,其中只有固溶体合金相,例如Li−Ag的γ相,才允许表面新生成的Li原子沉入金属箔中,从而避免了锂金属枝晶的生长,从而提高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此外,过去几十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做出了重大努力,致力于了解电化学锂合金反应的相依赖性,并设计复杂的材料结构,以...

  • 2024-10-19通过聚合物-陶瓷改性隔膜中的配位化学实现无枝晶锂金属电池

    锂金属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而被视为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技术,但锂枝晶生长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近期,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在聚丙烯(PP)隔膜上原位组装聚多巴胺(PDA)和氮化铝(AlN)涂层,制备出一种功能性PDA@AlN@PP复合隔膜,为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在制备过程中,研究人员先将AlN颗粒与PVDF溶液混合后涂覆在PP隔膜上,再通过...

共462条 首页上页12345...39下页尾页

Free counters!

  • Copyright ©化学电源与储能材料实验室 版权所有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思明校区:厦门大学化学楼438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翔安校区: 能源材料大楼5号楼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
    电话:0592-2186935  0592-2186930
    E-mail:jbzhao@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