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保教授课题组

研究前沿

可持续锂离子电池二维铁有机框架中的可逆金属和配体氧化还原化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可充电锂离子电池(LIB)作为突出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之一蓬勃发展,并在移动电子设备和智能电网等各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与传统的钴基或镍基电极化学相比,有机电极材料正成为大规模电能储存的有前途的可持续替代品,受益于其丰富的地球元素组成、环境友好性和可再生性。

金属有机骨架(MOFs)具有高结构可调性、有序分子排列和多孔结构的特点,在锂离子电池中显示出显著的能量存储潜力。南开大学李福军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种由铁(III)和四氨基苯醌(TABQ)组成的新型2D MOF,以提供多个氧化还原中心。借助稳健的Fe–N(O)键和增强的Li–N(O)相互作用开发集成了多个氧化还原中心和稳健框架的MOF。

文章使用1.0 M LiTFSI/G4的电解液与Li金属装配半电池评估了Fe-TABQ的电化学性能。基于Fe阳离子和TABQ配体上有利的氧化还原过程,它提供了高达268.8 mAh g-1的高初始比容量和高达 251.1 mAh g–1的放电比容量。同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优秀的倍率性能。

https://doi.org/10.1021/jacs.2c08273

(刘俊杰)

Free counters!

  • Copyright ©化学电源与储能材料实验室 版权所有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思明校区:厦门大学化学楼438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翔安校区: 能源材料大楼5号楼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
    电话:0592-2186935  0592-2186930
    E-mail:jbzhao@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