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开发可靠的高性能锂金属电池,必须在锂阳极上设计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富无机或贫有机的SEI具有较少的SEI膨胀和更加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由此提出假设:即电解液仍然存在于SEI层中,SEI中的无机化合物在调节锂离子溶剂化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中作为概念证明,研究了悬浮在液体电解质中的Li3N和Li2O纳米颗粒。
通过对Li3N和Li2O悬浮电解质理论和实验分析,阐明了Li3N和Li2O在锂阳极的液体电解质和固体电解质界面中所起的作用。① 无机悬浮颗粒的加入改变Li+溶剂化结构;②无机悬浮颗粒的加入可以诱导锂沿颗粒沉积;③无机悬浮颗粒的加入可以降低Li+-溶剂配位作用,形成弱溶剂化环境,促进Li+传输,并诱导贫有机SEI的形成;④无机悬浮颗粒可以通过和电解液中某些组分的相互作用,改善SEI组成;⑤无机悬浮颗粒悬浮电解液可以显著改善锂沉积行为,提高电池性能。通过悬浮电解液的设计,应用于传统和最先进高性能电解质,以证明其适用性。基于电化学分析,使用悬浮电解液,实现了提高库仑效率(高达~99.7%)、降低了Li成核过电势、稳定Li中间相和延长无阳极电池的循环寿命(~70次循环,初始容量的80%)。这一设计原则和发现,能够扩展到开发锂金属电池的电解质和固体电解质界面。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nano.2c12470
(刘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