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剂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必须用于将电极材料紧密粘附在集流器上,以保证稳定性。然后,设计了许多粘结剂分子来增强粘附能力和导电性,和/或形成坚固的固体电解质界面层,以获得更好的性能。然而,粘结剂对电极表面锂离子(即Li+)脱溶剂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粘结剂可以显著影响Li+(脱-)溶剂化过程,其官能团可以作为探测Li+(脱-)溶剂化动态过程的探针。研究发现,不同的粘结剂官能团(例如,*─COO−与*─F)会影响电极表面Li+-溶剂的排列,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副反应、速率能力和/或石墨阳极对Li+-溶剂共插入的耐受性,例如在碳酸丙烯酯基电解质中。提出了一种与电解质组分行为和结合剂官能团相关的分子界面模型来解释电极性能的变化。这一发现为研究粘合剂和电解质溶剂化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从而有助于理解微观结构背后的电极性能。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305974
(叶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