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保教授课题组

研究前沿

吩噁嗪独特的可逆双电子转移/稳定的氧化还原中间体助力锌电池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因其理论容量高(820mAh·g-1)、资源丰富和安全性等优势,在下一代大规模储能领域展现巨大的应用潜力。正极材料被认为是限制ZIBs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人员们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性能的ZIBs正极材料。其中,有机分子由于其结构设计的灵活性、环境兼容性和可持续性,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有机正极材料在氧化还原中得失电子能力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n型材料作为电子受体,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过获得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状态(N-)。相反,p型材料作为电子供体,优先失去电子,从而形成带正电荷的状态(P+)。双极型分子可以在两种状态之间转换。然而,目前对于p型材料开发显著落后于n型材料,主要限制因素在于其比容量较低,这是由于p型分子中有限的电子转移数以及较大的分子结构决定的为了克服这一挑战,促进多电子转移对提高p型材料的电荷储存能力至关重要。本研究揭示了吩恶嗪在水电解质中独特的可逆双电子氧化还原过程,与其在非水电解质中较少可逆的二次氧化过程有显著区别。为吩恶嗪在高性能水基ZIB中实现多电子存储能力奠定了基础。对氧化还原化学机制的全面研究表明,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具有优越的结构稳定性和显著稳定的氧化还原中间体,从而使其具有高容量(215 mAh g-1)和长循环稳定性,在3500次循环中保持100%的容量。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19796

(杨锦)

Free counters!

  • Copyright ©化学电源与储能材料实验室 版权所有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思明校区:厦门大学化学楼438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翔安校区: 能源材料大楼5号楼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
    电话:0592-2186935  0592-2186930
    E-mail:jbzhao@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