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聚合物电解质在室温下的离子导电性远低于液体和陶瓷电解质,限制了它们在电池中的实际应用。2023年10月16日,复旦大学陈茂教授,昆山杜克大学林欣蓉副教授和马萨诸塞理工学院Yang Shao-Horn教授合作,通过在交替的聚合物序列中精确放置设计的重复单元,实现了锂离子的均匀分布、非聚集的锂离子-阴离子溶剂化以及通过序列协助的点对点离子迁移,从而将锂离子导电性调整高达三个数量级。通过组装这种全固态电池,他们成功实现了从常温到高温下反复可逆地克服锂金属的循环问题,避免了锂树枝状晶体的形成。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3-01693-z
(杨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