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电解质界面相(SEI)在维持LMBs稳定循环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SEI来源于电解液组分(溶剂、阴离子)的还原分解,在锂沉积过程中伴随着动态演化过程。而在传统电解液工程以及相关SEI修饰工作中,往往忽略了锂/电解液界面中的电解液组成成分的动态变化,该变化会影响SEI组分。本文结合了原位红外(in situ FT-IR)和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直接观察到锂离子溶剂化结构的动态演化:即揭示了界面处弱Li-溶剂和贫Li-阴离子的溶剂化结构,这不利于形成阴离子衍生的SEI。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本工作提供了一种简单的电化学调控策略(脉冲方法),该策略可以有效地储存界面处的阴离子,有利于生成阴离子衍生SEI,改善循环稳定性。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0254
(赖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