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保教授课题组

研究前沿

基于天然海水电解液的可充电氯离子电池:稳定循环40000圈

 以Cl−为电荷载体的可充电氯离子水系电池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储能技术,特别是使用天然海水作为电解液时,电池在成本效益、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较少电极材料能够实现高效并且可逆的氯离子存储,这从根本上阻碍了氯离子电池的应用。

       作者使用NiCl2 Lewis盐作为刻蚀剂,通过熔盐屏蔽的方法成功将Cl原子引入Ti3C2Clx MXene材料,并且证明了具有Cl表面末端的Ti3C2Clx MXene能够在水溶液中可逆地存储Cl-,由理论计算和实验得出,Cl-与Cl端MXene之间的共价相互作用促进了Cl-嵌入MXene中间层,并且促进了Cl-在低能垒(0.10 eV)下的快速迁移。组装的Swageloke型电池能够在天然海水电解液中实现高比容量(220mAh g-1)和超长寿命(40,000次循环)。此外,在实际应用方面,作者设计的袋式电池能够达到较高的能量密度(50 Wh Lcell -1),并且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 20℃至50°C)内保持稳定的性能。端接Br的Ti3C2Brx MXene材料也能够扩展应用于可逆的水系溴离子电池。本研究为推动阴离子存储电极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07809

(林虹)

Free counters!

  • Copyright ©化学电源与储能材料实验室 版权所有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思明校区:厦门大学化学楼438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翔安校区: 能源材料大楼5号楼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
    电话:0592-2186935  0592-2186930
    E-mail:jbzhao@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