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27花好月圆,情满中秋—Zhaolab课题组欢庆中秋
春华秋实,金风玉露,9月13日Zhaolab课题组举行了温馨的中秋活动,课题组下午16时在嘉庚实验室5号楼5258会议室举办了新生见面会,会上赵老师对课题组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科研活动以及规章制度等进行了介绍,并且对新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表达了希望新同学们能够积极向上,将科研活动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从“大学生”向“研究生”转变的期望。最后新生们逐一进行了自我介绍,Zhaolab课题组师生在嘉庚三号楼进行合...
-
2024-09-21Ah级钠离子电池高性能磷酸盐阴极设计
磷酸盐材料Na3V2(PO4)3是钠离子电池的有前景的正极材料之一,因为它具有优越的电化学可逆性。然而,纯Na3V2(PO4)3正极中的高电位V4+/V5+氧化还原对(4 V vs. Na+/Na)未被激活,导致能量密度有限。尽管传统的单金属替代可以激活V4+/V5+氧化还原平台,但由于V4+/V5+氧化还原平台的容量有限,能量密度并没有显著提高。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赵君梅团队提出了一种双金属(Al3+和Fe3+)替代策略,通过降低脱钠过程...
-
2024-09-21可逆固体溴络合成 Ti3C2TxMXene 载体:用于溴基液流电池的高活性电极,具有超低自...
溴基液流电池(Br-FBs)因其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而被广泛应用于固定储能领域。然而,Br2/Br-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缓慢和溴穿梭严重阻碍了Br-FBs的广泛应用。在电解质中加入溴络合剂(BCAs)可以有效抑制溴穿梭反应,但通常会使反应动力学恶化。作者使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插入Ti3C2Tx MXene作为锌溴液流电池的电极。在本设计中,CTAB作为BCA形成固体溴络合物,该络合物分布在有着高电化学活性的Ti3C2Tx MXene载体的层状结构...
-
2024-09-21利用可机械变形的成核界面实现高稳定性无阳极钠电池
无阳极钠金属电池(AFNMBs)因其理论上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简化的制造工艺而备受关注。然而,AFNMBs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形成、钠枝晶的不可控生长、以及由于体积变化导致的死钠形成等问题。为了提高AFNMBs的性能,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策略,包括设计具有良好亲钠性的阳极集流体、优化电解质组成以及调控化学-机械效应,以实现更稳定的钠成核和沉积,从而提高电池的库仑效率(CE...
-
2024-07-19祝贺刘佳祥研究成果在EES上发表
近日,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刘佳祥&华海明在锂金属负极电极/电解液界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Optimizing interface concentration and electric fields for enhanced lithium deposition behavior in lithium metal anodes”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在锂沉积过程中,电极表面很窄范围内的浓度场、电场、温度场和应力场等多物理场会发生剧烈波动,显著影响锂的沉积行为。揭示这些复杂多物理场的动态变化...
-
2024-07-19祝贺李睿洋研究成果在EES上发表
近日,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李睿洋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室温离子输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The deconstruction of polymeric solvation cage: a critical promotion strategy on PEO-based all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聚环氧乙烷(PEO)其分子结构由连续的醚氧链段(EO)构成,可以溶剂化和输运锂离子是最具代表性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之一。室温下PEO的结晶一直被认为是...
-
2024-06-29磷酸盐正极的固溶体反应:打破高压屏障,实现钠离子电池的高能密度和长寿命
磷酸钒钠(Na3V2(PO4)3)具有倍率性能优异及循环寿命长等优势,但由于晶体体积畸变,NVP中V3+/4+氧化还原对之间的电子转移可以实现,而较为有利的 V4+/5+氧化还原对势垒高难以接近,导致相应能量密度降低。 在本研究中,NVP 框架中的多级氧化还原(MLNP)通过过渡金属(V, Fe, Ti, Cr)氧化还原对,改变反应途径,进行稳态固溶体过程,在高压下打破 V4+/5+的高势垒。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证实,通过非活性 Na1 位点的不同释放/摄...
-
2024-06-29通过放电状态下的静置化成使死锂得到恢复利用
与集流体以电子方式隔离的金属锂的积累(i-Li)是可充电锂金属电池(LMB)中大量容量损失的重要途径。先前的研究表明,在充电状态日历老化过程中,通过使锂和电解液之间的进一步反应,这种容量损失被进一步加剧。这些腐蚀反应会产生额外的副产物,如i-Li 和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增加界面阻抗并导致进一步的容量损失。 最近的研究表明,为了应对LMB容量损失,在以前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LMB中容量被各种策略恢复。电化学...
-
2024-06-15含有弱氢键水系电解质实现四电子锌碘电池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运行
在追求高性能储能系统的过程中,具有连续I−/I2/I+氧化还原对的四电子锌-碘水电池(4eZIB)因其提供高能量密度和资源丰富性的潜力而备受关注。然而,正价I+对水解的敏感性(-OH的亲核进攻)和传统水性电解质中镀锌/脱锌的不稳定性带来了重大挑战。目前主要集中在使用超浓缩水系电解液或含水共晶电解液,并通过强化阳离子配位来限制水活性。此外,这些电解液中高浓度的锌离子可以诱导均匀的离子通量,以减轻枝晶的形成。然而,由...
-
2024-06-15一种Ag纳米线/细菌纤维素功能性Janus隔膜,以实现恶劣条件下的高性能无枝晶锌阳极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具有易降解、可再生、无毒性且廉价易得等优点。其中,细菌纤维素结晶度高、富含羟基官能团,纤维素之间的氢键作用较强,这赋予了纤维素膜理想的机械性能、优异的亲水性、均匀的孔结构和高绝缘性,是一类理想的玻璃纤维隔膜的替代物。纤维素隔膜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可有效抑制电池析氢反应的发生和锌枝晶的生长,并提高锌金属电池的反应动力学和可逆性,从而大幅提升锌离子电池作为可再生...
-
2024-06-11热烈祝贺2024届硕士同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2024年5月下旬至6月初,Zhaolab2024届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相继顺利举行。 5月30日,徐耀奇、刘俊杰同学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能源材料大楼3号楼会议室5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答辩会邀请了厦门大学李君涛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由厦门大学张鹏教授、厦门大学方晓亮教授担任,厦门大学曾静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 6月3日,叶瑞来、田剑凌同学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能源学院和木楼A203室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
2024-06-11热烈祝贺华海明、刘佳祥同学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2024年6月5日下午,华海明、刘佳祥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卢嘉锡楼202报告厅进行,华海明同学的答辩题目为《电池电解质的理论研究与结构设计:从体相输运到界面反应》,刘佳祥同学的答辩题目为《锂金属负极体相与界面调控策略研究》。 论文答辩现场 此次答辩会邀请厦门大学黄令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由集美大学吴启辉教授、厦门理工学院路密教授、厦门大学董金超教授、厦门大学谢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