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1-23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电极设计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及电极厚度的优化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电极设计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及电极厚度的优化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研究关系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和发展。面对现在对于动力电池续航里程更高,需要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材料,伴随着而来的就是安全...
-
2019-01-08镧铝掺杂锂离子电池中锂钴氧化物容量极限的探讨
镧铝掺杂锂离子电池中锂钴氧化物容量极限的探讨在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LiCoO2是便携式设备中最成功的,在大多数智能手机中应用。然而,商业LiCoO2的电池一般只利用其理论容量的一半以上,这种大的不可逆容...
-
2018-12-28利用三元盐电解液实现微过量锂的高稳定可逆锂金属电池
利用三元盐电解液实现微过量锂的高稳定可逆锂金属电池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何平教授和周豪慎通过引入引入 LiTFSI-LiNO3-LiFSI三盐电解液体系,有效提高高利用率下金属锂负极的循环稳定性和库伦效率。...
-
2018-12-17抑制铝空气电池腐蚀的新策略
抑制铝空气电池腐蚀的新策略以铝空气电池为代表的金属-空气电池具有很高的理论能量密度,但是在储存和待机等不工作的状态下,负极往往会发生不可逆腐蚀,从而导致了电池能量密度损失和寿命下降。目前,抑制铝空电池腐...
-
2018-12-05无枝晶锂金属阳极上的铠装混合导体界面
无枝晶锂金属阳极上的铠装混合导体界面锂金属电极因其极低的电极电位和极高的理论容量且可以满足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要求而复兴,但锂和电解质间不稳定界面在重复沉积/溶解过程中会导致锂枝晶生长和低库仑效率,这是阻碍...
-
2018-12-05原位量化技术揭秘锂离子电池界面机理
原位量化技术揭秘锂离子电池界面机理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使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快速地应用到日常生活。在过去30年,人们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化探索。然而,在这个复杂的电化学体系中仍有很...
-
2018-11-30Li-S化学钴基化合物中p带的调控本质
Li-S化学钴基化合物中p带的调控本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院士团队和王功名教授课题组通过实验和理论结合的方式,研究了金属钴基化合物(Co3O4, CoS2, Co4N以及CoP)在Li-S化学中的动力学行为,发现钴基化合物中阴离...
-
2018-11-30表面掺杂提高富锂层状氧化物的结构完整性和性能
表面掺杂提高富锂层状氧化物的结构完整性和性富锂层状氧化物因其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被认为是用于下一代锂离子电池(LIB)的最有希望的正极材料。然而,这些材料存在严重的缺点,例如容量衰减,连续的电压下降等,主要...
-
2018-11-21轻量级MgB2纳米材料作为载硫导体应用在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中
轻量级MgB2纳米材料作为载硫导体应用在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中在锂硫电池中多硫离子在醚类电解液中溶解穿梭严重降低了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在抑制多硫离子穿梭的策略中,从早期的多孔碳材料发展到如今对多硫离子具...
-
2018-11-21精确磺化聚乙烯中的自组装高度有序酸层产生高效质子运输
精确磺化聚乙烯中的自组装高度有序酸层产生高效质子输运宾夕法尼亚大学的Karen I. Winey教授等通过精确控制链的微观结构得到了具有高质子传导性、理想有序、高度结晶的聚合物。他们通过非环二烯复分解(acyclic dien...
-
2018-11-21镍铁双硒化物顺序反应提高镁离子迁移率实现高容量和长循环
镍铁双硒化物顺序反应提高镁离子迁移率实现高容量和长循环镁电池由于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比容量高、安全性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虽然Mg2+与Li+半径相近,但由于Mg2+极性大,在大部分材料中扩散缓慢,这使得适...
-
2018-10-30垂直连续陶瓷/聚合物异质界面阵列提升复合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
垂直连续陶瓷/聚合物异质界面阵列提升复合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 锂电池作为消费电子产品、电动车和未来电网的关键储能器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固态电解质材料是下一代高比特性、高安全锂电池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