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保教授课题组

实验室动态

  • 2018-07-10利用ZnS作为锂硫电池正极的吸附、催化研究

    利用ZnS作为锂硫电池正极的吸附、催化研究近期,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汪国秀教授团队利用ZnS作为锂硫电池正极的吸附、催化剂。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证明,在充放电过程中,ZnS作为正极添加剂,不仅抑制聚硫离子的溶解穿...

  • 2018-06-25层间距可控的VOPO4纳米片作为高容量、长循环的镁电电极材料

    层间距可控的VOPO4纳米片作为高容量、长循环的镁电电极材料近日,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课题组联合南开大学周震教授课题组,在镁电电极材料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Interlayer-Spacing-Regulated VOPO4 Nanosheets with Fast Kinetics for High-Capacity and Durable Rechargeable Magnesium Batteries”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Adv. Mater. 2018, 1801984)。由于Mg2+极性强,导致Mg2+的电极材料中扩散缓慢,因此缺乏...

  • 2018-06-11一种模拟锂离子电池老化方法

    一种模拟锂离子电池老化方法 锂离子电池是电动车辆的核心组件。如果能够模拟锂离子电池的寿命衰减,将能够很好的对电动车的电池进行管理。北京理工大学俞泉庆课题组近日在Applied Energy上发表的An electrochemic...

  • 2018-06-11提升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和安全性的多功能交联聚合物膜

    提升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和安全性的多功能交联聚合物膜 由于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中具备广阔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关于改善正极反应、优化电解液配方以满足更高的能量存储需求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此同时...

  • 2018-05-30厦门日报报道赵老师优秀事迹

    厦门日报报道赵老师优秀事迹 今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厦门日报联合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厦门市科学技术局推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别报道。其中大幅篇章报道我们课题组赵金保老师十年如一日秉承工匠精神,深...

  • 2018-05-28共嵌段单离子导体研究进展

    共嵌段单离子导体研究进展 共嵌段聚合物单离子导体是将作为锂盐的聚合物嵌段与作为导锂链段的聚合物嵌段的拼接共聚而成的单离子导体,通过不同结构功能、不同质量分数的嵌段的拼接,可以调控并改善整个单离子导体聚合...

  • 2018-05-28共嵌段单离子导体研究进展

    共嵌段单离子导体研究进展 共嵌段聚合物单离子导体是将作为锂盐的聚合物嵌段与作为导锂链段的聚合物嵌段的拼接共聚而成的单离子导体,通过不同结构功能、不同质量分数的嵌段的拼接,可以调控并改善整个单离子导体...

  • 2018-05-28利用Mn4+掺杂、氟离子部分取代氧合成富锂正极材料

    利用Mn4+掺杂、氟离子部分取代氧合成富锂正极材料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能储存的需求,锂离子电池迫切地需要向低成本、资源友好、高能量密度的方向发展。为了代替资源有限、安全性低的Ni和Co,锰基高容量正极材料由于...

  • 2018-05-21热烈祝贺Zhaolab 2018级博士毕业生同学通过博士答辩

    热烈祝贺Zhaolab 2018级博士毕业生同学通过博士答辩 热烈祝贺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傅韬同学,杨阳同学,李赫同学,张义永同学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2018年5月17日,傅韬,杨阳同学的博士答辩在厦门大...

  • 2018-05-16利用数值模拟分析电池内短路

    利用数值模拟分析电池内短路 随着电池设计的能量密度逐渐加大,其发生内短路的潜在风险也随之提高。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内短路触发机理还不明晰,在使用时对内短路的探测就非常重要。清华大学的欧阳明高教授课题组利...

  • 2018-05-06Li-O2电池研究进展

    Li-O2电池研究进展 Li-O2电池因其较高的能量密度(3500Wh/kg)而受到广泛的研究,但是还存在着电解液挥发、水分子渗透和安全性差等问题。最近,吉林大学鄢俊敏课题组提出使用一种PIPV复合膜和一种新颖的装配电...

  • 2018-05-06MOF材料在锂硫电池上的重大应用

    MOF材料在锂硫电池上的重大应用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或团簇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分子内孔隙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因其具有多样化的结构和提供高比表面积,被广泛用于储能、催化和传...

Free counters!

  • Copyright ©化学电源与储能材料实验室 版权所有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思明校区:厦门大学化学楼438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翔安校区: 能源材料大楼5号楼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
    电话:0592-2186935  0592-2186930
    E-mail:jbzhao@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