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保教授课题组

实验室动态

  • 2020-09-16高镍正极材料循环过程中纵向反应不均匀性分析

    传统的高镍正极材料是由一次颗粒聚集成的二次颗粒,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易产生反应不均匀性,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较多研究,然而,对于电极或电池层面反应不均匀性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近日,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Jaephil Cho教授研究了高能电极条件下反应不均匀性,他指出高温下高镍正极材料库伦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三价、四价镍离子在充电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进一步分析发现,电极表面荷电状态(SOC)不均匀性主要...

  • 2020-09-16CuS基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进展

    近日,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的Stefano Passerini教授(通讯作者)探究了CuS作为添加剂与S正极复合,提高Li-S固态电池的活性物质负载量。使用的固态电解质为经典的硫化物电解质LiI–Li3PS4,室温下电导率可达10-4 S/cm。研究了硫化铜-碳(CuSC)和三种不同的硫化铜-硫-碳(CuSS)复合材料作为正极。该复合材料是通过简便,低成本的机械化学球磨制备的。使用这样的复合电极在20°C下可提供高达1600 mAh g-1和7 mAh cm‑2的容量。这样...

  • 2020-09-10桃李满天下,师恩永不忘-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今天我们迎来了第36个教师节。在这个的特别的日子里,zhaolab课题组早早地给老师们献上了美丽的鲜花和真诚的祝福,向可亲可敬的老师们表达我们诚挚的感激之情。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我们都应该铭记师恩,即使将来毕业了,也应该时常感念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无私奉献。正是在老师们的努力和引领下,zhaolab才得以逐渐发展壮大,有今天的成绩。在此,课题组全体成员再次祝敬爱的赵金保老师、张鹏...

  • 2020-09-10学术争议:利用PVDF基固态电解质实现锂枝晶抑制

    近日,一则关于PVDF固态电解质的学术争论广受关注,争论的双方是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南策文院士与University of Milano-Bicocca的Prof. Piercarlo Mustarelli,主题是南策文院士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的一篇PVDF基固态电解质的工作。在该工作中,南策文院士声称使用简单的溶液浇铸法得到了一种使用LiFSI锂盐的PVDF基固态电解质,其电导率较高,且能形成多组分的纳米级界面层,有助于抑制锂枝晶,从而提高锂金...

  • 2020-09-01表面调节实现高压单晶锂电池正极的超高稳定性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家钧教授,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陆俊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苏东研究员(通讯作者)使用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镜和X射线纳米断层照相术研究了单晶电池材料中的潜在衰退机制。由于具有超过220 mAh g-1的高比容量,他们选择了高镍单晶LiNi0.6Co0.2Mn0.2O2(NCM622)作为模型电极;而为了将结构/形态变化与循环性能联系起来,他们在单晶水平上可视化了长循环过程中的中尺度相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在循环...

  • 2020-08-11多孔COF实现无氯镁离子电池稳定循环

    镁离子电池相对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拥有着价格便宜,安全性高和容量高等优点,但是缺乏同时具有高功率和稳定的正极材料与之配对。相对于无机正极材料,有机正极材料具有更快的离子通道和更低的跃迁能垒。但其较低的电子电导率和在有机溶剂中更高的溶解度限制了发展,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快。近期马里兰大学王春生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报道了对环境无害,低成本和可持续用于镁储存的共价有机骨架(COF)正极,其中三嗪环位...

  • 2020-08-11激光刻蚀负极提升快充循环性能

    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显著提升,而现阶段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却不尽人意。因此,具备与燃油车加油速度相媲美的快充能力成为动力电池的一大角力点。近日,美国密歇根大学P. Dasgupta等人采用激光刻蚀技术在石墨负极表面制造了大量规则的直孔,帮助锂离子在厚电极中快速扩散,减少大电流充电工况下负极的极化,有效抑制了负极析锂,显著提升了电池的快充条件下的循环性能。在4C的快充倍率下,600次循环后...

  • 2020-08-05辐射对航天用一次锂电池的性能影响

    在现有的航天发射能力下,重量是所有航天器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对于航天器的储能装置而言,降低重量就意味着需要提升能量密度,因此航天器,特别是深空探测航天器对于高能量密度储能产品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在一些登陆小行星、彗星等探测任务中,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Li/CFx一次电池成为航天器的最佳选择。在探测地外行星时为了避免地球微生物对于地外行星环境的破坏,通常需要对航天器进行彻底的消毒,常规的高温杀菌会造成L...

  • 2020-08-05设计可约束的锂离子传输通道来一直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的枝晶生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全和并且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池需求不断增加。锂金属因为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3860mAh g-1)而被认为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终极选择。然而,锂金属电池的发展一直受锂枝晶生成的限制。固态电解质由于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受到了广泛的的关注,而且,固态电解质的机械韧性为抑制锂枝晶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众多的固态电解质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由于其较高的室温离子导电率受到了特别的关注。然...

  • 2020-08-05一种用于高面容量锂金属电池的“吃枝晶”型隔膜

    近日,出于开发一种在产业上可行的锂保护方法的考虑,同济大学伽龙、黄云辉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具有实际应用可行性的“吃枝晶”策略,通过在商用化PP隔膜上引入非常薄的Si涂层(0.2 mg/cm-2)来调节Li+的电沉积并改善锂负极的循环性能。当Si层用于LMB中时,可通过与锂枝晶发生化学反应来避免电池短路。这样的反应还使得在锂表面上形成了富含硅化物的SEI。这种富含硅化物的SEI不仅可以防止锂与电解液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且还可以作为...

  • 2020-08-04庆祝Zhaolab进驻能源材料大楼

        从七月中旬至今,在全体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两周的搬家顺利完成,Zhaolab实验室正式搬进能源材料大楼,即由原来所在的翔安校区文宣楼搬到了现今的能源材料大楼5号楼。    2020年8月3日,课题组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乔迁庆祝仪式。张鹏老师回忆了课题组的搬家经历,他告诉我们,这已经是Zhaolab创立以来的第四次搬迁,从最开始的本部旧化学楼101到化工厂,后来又搬到翔安校区文宣楼,再到现在的能源材料大楼,每一次...

  • 2020-08-033D平面阳极支撑SOFC的不同双极板设计的性能评估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和良好的燃料灵活性。能量转换效率高达65%(传统火力发电厂的整体效率35%左右),用来热电联产还可以将SOFC的整体效率提高到约85%,是非常有潜力的绿色能源。近几年,关于SOFC的模拟计算研究越来越多。印度Central Glass and Ceramic Research Institute的Deepra Bhattacharya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上发表了以“Performance eva...

Free counters!

  • Copyright ©化学电源与储能材料实验室 版权所有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思明校区:厦门大学化学楼438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翔安校区: 能源材料大楼5号楼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
    电话:0592-2186935  0592-2186930
    E-mail:jbzhao@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