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7锂金属固态电池的动态稳定性设计策略
目前研究现状,LiNi0.8Mn0.1Co0.1O2(NMC811)正极与锂(Li)金属负极构成的锂金属电池,在液态电解质中会生长枝晶,导致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容易短路。具有高机械强度的固态电解质能够有效地抑制锂枝晶的生长。然而,在电池组装或长时间循环中,固态陶瓷颗粒中会产生微米或亚微米大小的裂纹,而且一旦形成裂纹,锂枝晶渗透不可避免,从而阻碍了锂金属负极的长寿命循环。基于此, 美国哈佛大学李鑫教授设计了一种具有界面稳定性的...
-
2021-11-13硅基负极电池的日历老化
电动汽车要求电池能够持续使用10年以上,因此其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对于新兴的硅(Si)基电池来说,这具有很大挑战性——尽管目前Si负极在循环过程中的衰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关于其时间依赖性的性能衰(Calendar aging)减知之甚少。为此,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Christopher S. Johnson团队在Nature Energy上发表了题为“Calendar aging of silicon-containing batteries”的文章专门讨论这类问题。文章讨论了一系列关于Si的化学...
-
2021-11-10高镍单晶三元材料的晶格滑移与微裂纹产生
三元层状材料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研究重点,相比较传统钴酸锂材料,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相对便宜的价格,因此,三元材料的使用,能够极大程度上缓解里程焦虑,也能够降低钴材料的依赖性。然而,三元材料在合成过程中普遍采用共沉淀的方式,因此合成的材料结构为一次粒子堆积形成的二次球状颗粒为主。这种材料在装配电池使用过程中发现,一次粒子的充放电行为导致体积的收缩,从而引发二次粒子中的晶界之间出现裂...
-
2021-11-03通过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实现的无碳高负载硅负极全固态电池
硅负极因为自身的高理论比容量(>3500 mAh/g)、丰富的自然储量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最具发展潜力的负极材料之一。然而,在实际的电池循环中,硅负极本身存在着巨大的缺陷:一是硅负极在嵌锂和脱锂过程中会发生极大的体积变化(>300%),易导致硅颗粒自身的破裂和粉化以及集流体的剥离问题;二是由于锂硅合金的高反应性,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会不断破裂和重新生成,造成电解液和活性锂的持续消耗。故...
-
2021-11-02喷雾热解沉积法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纳米结构电极的研究进展
在 650 ℃ 以下运行的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LT-SOFC) 具有长期运行稳定性和便携式发电的特点,但是SOFC的电极极化电阻仍然是性能的严重限制,因此研究新的电极材料对于提高SOFC的性能非常重要。纳米结构电极提供了在低温下提高 SOFC 效率的可能性。在不同的电极制备技术中,喷雾热解沉积是一种通用、经济和可工业大规模生产的方法,可以直接在电解质上生长电极,减少制备步骤和时间。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特别强调了...
-
2021-11-01欢迎2021级新生加入Zhaolab课题组!
抓住十月的尾巴,10月30日下午16时,Zhaolab课题组在能源材料3号楼组织了新生欢迎会,今年共有14名新生加入,为Zhaolab大家庭注入了新鲜力量,分别为:博士研究生(4人):李睿洋、华海明、杨锦、杨学英;硕士研究生(10人):周重宏、刘俊杰、亢元红、陈冠红、李伟、徐耀奇、叶瑞来、和家庆、田剑凌、吴启龙。新生欢迎会现场大家首先对2021级新生们的加入表示了热烈欢迎,随后由赵老师介绍了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及成果、规章制度...
-
2021-10-27磺酰胺基电解液助力实用锂金属电池超高压富镍层状正极
锂离子电池约250Wh/kg的能量密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等应用场景的需要。为尽可能的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可使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锂金属负极和提高充电截止电压,但这会对电池的稳定循环构成严峻挑战。本文章报道了一种磺酰胺基电解液(1 m LiFSI / DMTMSA),该电解液对正负极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当截止电压为4.7V时,在0.5C下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和平均库伦效率分别为88.1%和99.65%。多种表征技术结果表...
-
2021-10-27在高压单晶富镍阴极中原位形成无机导电网络
高镍材料在充电过程中,当电压大于4.2V时,会出现H2至H3相的转变,并伴随晶胞沿c轴方向上的突然收缩,导致较大的体积变化并产生微应力,在后续循环中诱导微裂纹的出现并恶化循环性能。因此如何解决高镍材料在高电压下的相变问题是当今研究的热点。 文章报告了一种原位构建 Li1.4Y0.4Ti1.6 (PO4 ) 3 (LYTP) 离子/电子导电网络的策略,该网络连接了单晶 LiNi0.88Co0.09Mn0.03O2 (SC-NCM88) 颗粒。同时,LYTP网络促进SC-NCM88颗粒...
-
2021-10-27适用于超低温锂金属电池循环的电解液
对于现代便携式电子产品而言,可充电锂离子电池(LIBs)在超低温(-30℃及以下)电池能量密度的降低,限制了电动汽车、海底、军事和国防设备以及空间探索。为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一是可以通过使用锂金属负极代替石墨负极,将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到300 Wh kg-1以上,然而,锂金属负极的循环稳定性和库仑效率(CE),限制了锂金属电池(LMBs)的实际应用;二是可以调控电解液中锂离子的去溶剂化过程,以此降低界面阻抗。目前,采用...
-
2021-10-27钴在开发高镍材料中扮演的角色
锂电成本面临的挑战主要与正材料价格飞涨和过渡金属(TMs)需求增加有关,特别是钴(Co),它是已广泛使用商业正极材料中的核心元素。但是钴不稳定的价格变化给相关正极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开发无钴正极材料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正确开发无钴正极或确定合适的成分替代品,需要全面了解钴在富镍正极中的功能。鉴于此,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陆俊教授和Khalil Amine教授联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潘锋教授(共同通讯作者...
-
2021-09-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厦门的九月依旧骄阳似火, 窗外热情的阳光似乎在回应着我们的感激之情。9月12日早会结束后,zhaolab课题组分别为老师们献上了鲜花与祝福,愿赵金保老师、张鹏老师、曾静老师、傅慧娟老师、赖少波老师身体安康,快乐永相随!在此,衷心地感谢老师们对我们的帮助与指导,感谢老师们的用心培养与辛勤耕耘,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老师们与20级同学合照(图/文 邓小蝶
-
2021-09-14金秋九月,喜迎2021级新生
9.13日,又是一年迎新日,Zhaolab课题组在嘉庚实验室3号楼会议室组织了迎新见面会。会议现场见面会上,首先是赵老师对课题组的研究兴趣、研究成果、研究生生活等进行介绍,他强调第一学期是学习的好时期,新生们要抓住机会尽快适应身份的转变。随后新生们逐一进行自我介绍,除了兴趣爱好外交流外,新同学还进行了才艺表演,让老师,师兄师姐们对这些新同学有了基本了解。最后张老师总结,希望新同学们规划好未来,把握问题的重...